| AI | IBM | 醫療 | 指甲感應器 | 機器學習

IBM科學家以指甲感應器及AI來追蹤疾病

該指甲感應器包含一個應變計(Strain Gauges)與一個小型運算器,它能夠持續測量手指的彎曲與移動,並將所蒐集的數據傳送到智慧手錶上,

2018-12-27

| AWS | 醫療

傳AWS將推資訊分析服務搶攻醫療業數位化商機

媒體報導AWS為搶攻醫療產業數位化商機,準備推出新服務,可協助將病歷掃描成數位檔,並能以人工智慧辨識病歷資訊,例如疾病、處方、治療方式,據此分析、資料挖礦。

2018-11-28

| 美國 | 醫療 | 資料外洩

美政府醫療網站被駭,7.5萬筆個資被竊

美國健保局證實轄下的政府醫療網站HealthCare.gov的健保申報系統遭駭,10月13日發現專供保險業務人員登入的系統出現異常活動,約有7.5萬筆資料遭到非法存取,但並未說明被竊資料的詳細內容。

2018-10-23

| google | 深度學習 | 醫療

Google以深度學習協助檢測胸腺癌轉移,時間少一半、錯誤率降2倍

病理學家在LYNA的協助下,在主觀上認為工作變得更容易,並且每張幻燈片的檢驗時間從2分鐘縮短至1分鐘,而且判斷出錯率降低2倍。

2018-10-16

| 英國 | AI | 醫療

英國政府要用AI對抗癌症,藉早期診斷降低死亡率

英國首相Theresa May表示,當前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已經足夠讓人們快速準確的分析大量資料,並且得到比人判斷更加精準的結果,這對醫學研究來說是全新領域,也提供人類對抗疾病的新武器。

2018-05-22

| OpenEMR | EHR | 醫療

支援2億人病歷的開源電子健康紀錄系統OpenEMR大更新,功能大翻新還支援容器部署

全新的病患入口頁面支援豐富的新功能,使用了現代化界面,支援安全訊息通知、時刻表排程、線上支付、聊天互動,還有自定義表格功能與新病患登入等。

2018-04-30

| AI | 遞歸神經網路 | 預測模型 | IBM | 醫療

醫療資源不浪費,IBM靠深度學習預測病患急診就醫次數

IBM研究團隊最近發表透過深度學習技術分析病患的電子病歷,預測病患日後到急診就診次數的研究,協助醫院辨識真正需要急診的病患,確保發揮醫療資源最大的效益

2018-04-26

| google | AR | 醫療 | AI | 深度學習 | 機器學習 | 癌症組織檢測

病理研究有新幫手,Google以AR顯微鏡結合深度學習即時發現癌細胞

Google近日發表了用來自動即時偵測癌症的AR顯微鏡,其中AR顯微鏡平臺透過機器學習演算法分析,會標示出可能為癌症組織的區塊,協助病理學家檢測癌症

2018-04-18

| AI | 醫療 | AE

北醫智慧醫療新方向,李友專:不只要靠AI讓醫療精準化,還要讓AI擁有同理心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科技學院院長李友專,提出了「以AI幫助醫療精準化、人性化」的觀點,認為透過AI技術,可處理龐大的醫療、病理資訊,提高診療準確度。此外,他也提到,為改善醫院給人的冰冷印象,發展具有同理心的AI,也同樣重要。

2018-03-27

| AI | 醫療 | 遷移學習

Google前中國研究院院長:用遷移學習輔助醫療診斷辨識,小數據也能訓練出精準ML模型

HTC健康醫療事業部總經理張智威在開發中耳炎辨識模型時,因為沒有足夠的數據,開始嘗試用遷移學習,將某個領域的知識轉移到另一個領域,提高模型準確率

2017-11-09

| AI | 醫療 | IBM Watson for Oncology | 癌症臨床診斷

靠AI選癌症療方!北醫體系搶先導Watson癌症輔助系統,掌握數萬癌症治療情報早一步

臺北醫學大學於今日(14日)正式對外宣布搶先全臺,導入IBM的AI癌症治療輔助系統Watson for Oncology,在醫師看診的過程中,Watson for Oncology會依據病人的資訊,詢問腫瘤科醫師數個問題,再根據醫師輸入的臨床診斷資訊,給予最適合的治療方案、用藥等資訊,還能提供醫師每項建議的來源數據

2017-07-14

| 健康量測 | 穿戴裝置 | 熱量 | 醫療

穿戴裝置健康測量功能大調查:心率測量準確但熱量消耗很不準

一項研究比較Apple Watch、Fitbit Surge等7款市售穿戴裝置的健康測量準確性,發現受測裝置在心率測量上具有準確性,但在卡路里的消耗測量上出現相當大的誤差。

2017-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