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ogle | Android Oreo
Google在印度發表專為低階手機打造的Go版Android Oreo
Go版本的Android Oreo為一專為低階手機設計的輕量級Android系統,和Android 7.x相比,系統佔用的儲存容量只有一半,得以釋出更多容量,並且預載了輕量化、反應更快的YouTube Go、Google Maps Go、Gmail Go等預載app, 且在Google Play開闢一個Go版本系統app專區。
2017-12-05
| google | Google Play | App | 資料蒐集
Google要求App必須取得用戶同意才能蒐集資料,否則將警告甚至下架
Google要求處理用戶或裝置資料的App必需告知並取得用戶同意,開發人員將有60天的時間準備,否則將透過Google Safe Browsing、Google Play Protect針對未遵用規定的app及導向app的網站予以提出警告,甚至是下架或封鎖。
2017-12-05
| google | AIY Vison Kit | AI | 電腦視覺
AIY Vision Kit為Google AIY專案推出的第二個套件,結合了基於Raspberry Pi的VisionBonnet電路板,可執行神經網路模型,讓裝置具備電腦視覺,以辨識人臉、貓、狗,或是自造者開發的訓練模型。
2017-12-04
| App傳輸節流 | google | Android | 背景App管理
Google釋出數據節流程式Datally,能封鎖背景App偷傳資料
Datally還會提供個人化的節流建議。當啟用了Data Saver,Datally就會封鎖背景程式的數據傳輸,也能在使用程式時即時追蹤數據的使用,就像是數據的里程表
2017-12-01
| google | GCP | Intel | Diane Bryant
Google找來Intel資料中心事業負責人Diane Bryant,接手GCP營運長
今年初Intel AI Day活動中,Diane Bryant才代表Intel資料中心事業,和負責GCP的Google企業資深副總裁Diane Greene一起上台亮相。到了年底,Diane Bryant就變成了Diane Greene的部下,在GCP擔任營運長了。
2017-12-01
| google | Andy Rubin | Android
科技圈再爆性醜聞,傳Andy Rubin當年是因為「不當關係」才離開Google
2014年對外宣佈為了創業而離開Google的Andy Rubin,媒體報導Rubin離職的真正原因是一名女性部屬向公司投訴兩人的關係,經內部調查後被認為行為不當,最後迫使他離開Google。Essential則否認這項說法。
2017-11-30
擔心陌生人偷瞄手機,Google開發出可偵測偷看者的AI預警功能
Google研究人員準備在下周的神經資訊處理系統展示e-Screen Protector,結合人臉偵測、臉部識別及注視偵測技術,當偵測到使用手機時有旁人偷看,會自動切換至前置鏡頭,提出他人正在偷看的警告。
2017-11-29
| google | AI | 機器學習 | Google翻譯 | 深度學習 | TensorFlow
不只大秀產品AI新進展,Google還預告明年初免費釋出內部機器學習課程,要讓AI成為更公平的工具
Google今日在日本東京舉辦#MadeWithAI活動,介紹Google在AI技術上的發展和新進展,Google資深研究員Jeff Dean宣布,將在明年初免費釋出Google內部機器學習培訓課程,提供大家學習機器學習技術的管道
2017-11-28
DeepMind與英國癌症研究單位聯手,用AI投入乳癌診斷研究
DeepMind將和Google的AI健康研究團隊、英國倫敦帝國學院下的癌症研究中心合作,以AI分析英國薩里郡醫院提供的7,500名女性乳房攝影X光片,透過機器學習找出乳癌組織病徵的可能性。
2017-11-28
| IT周報 | AI | AlphaGo | NLU | Chatbot | google | TensorFlow Lite | 臺灣人工智慧學校
AI趨勢雙周報第21期:臺灣人工智慧專門學校明年一月開課,找來第一線研究者當老師
中研院近日宣布將成立臺灣人工智慧學校,11月10日就開放報名,預計明年一月開課;臉書Messenger平臺最近釋出重大改版,Chatbot終於能看懂中文了;Google近日釋出了TensorFlow Lite的開發人員預覽版,專為行動裝置與嵌入式裝置所打造,要讓行動裝置也能用AI技術
2017-11-24
Google坦承蒐集Android裝置用戶地點資料,關閉GPS也沒用
Google坦承會蒐集用戶所在位置附近基地台的Cell ID碼,但強調是為了改善訊息傳送速度之用,且這些資料使用完即刪除,並未儲存紀錄,月底將會釋出Android更新移除蒐集功能。
2017-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