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ogle Distributed Cloud | GCP | 邊緣 | 資料中心

多家IT大廠爭相展現技術肌肉

回顧各大廠商截至目前為止所發表的消息,有許多產品和技術,經過幾年來的發展,以整體策略、願景,以及推出的解決方案來看,今年終於都看到實際成果與可行性的證明。以我們近期報導的各大平臺近況,都反映了這樣的態勢

2021-10-25

| 封面故事 | GCP | google | 雲端 | 混合雲 | 碳足跡 | 永續 | 歐盟 | 氣候法規 | European climate law | 碳稅 | 碳排

率先內建碳足跡數據,GCP把永續口號變成雲端服務預設功能

早在2007年,Google就開始實踐資料中心碳中和,從2017年起,他們所購買的再生能源,超過了自家所有資料中心一整年的用電量,現在,Google把碳足跡數據變成GCP內建功能,將永續變成一種產品差異化功能

2021-10-25

| google | 分散式雲服務 | 混合雲 | 邊緣運算 | 企業機房 | DDoS攻擊

Cloud周報第123期:瞄準地端雲服務需求,Google推分散式雲服務延伸基礎設施至邊緣和企業資料中心

2018年Next大會開場演講中,Google就曾亮相一臺GKE實體主機,宣示要讓Google雲可以直接部署在地端伺服器,經過3年多開發,這套Google雲軟硬體解決方案終於要正式推出了,也就是剛落幕的Next大會上,最受關注的新產品Google Distributed Cloud。透過這套新產品,Google要把Google雲延伸到邊緣端和企業自身的機房內。

2021-10-22

| 微軟 | IDE | VS Code | GitHub

微軟發表網頁版VS Code

開發者只要在瀏覽器存取網址vscode.dev,就能夠啟動網頁輕量版VS Code,方便地編輯程式碼,或是審核拉取請求

2021-10-22

| AWS | 邊緣 | 電腦視覺

AWS正式推出邊緣電腦視覺設備Panorama Appliance

AWS Panorama Appliance能夠部署在網際網路連線受限的環境,在本地端處理攝影機的影像,執行各種電腦視覺任務

2021-10-22

| ARM | IoT | Project Centauri | Corstone | Virtual Hardware Targets | 縮短開發周期

IoT應用開發有新作法!Arm把SoC硬體虛擬化搬上雲,讓開發者也能用CI/CD流程加速IoT開發

Arm在今年的DevSummit大會上發布了IoT全面解決方案,涵蓋從定義、設計到開發三階段加速的產品。其中的虛擬硬體服務(Virtual Hardware Targets),可說是IoT開發加速關鍵,透過將SoC硬體架構虛擬化搬上雲,並結合CI/CD、DevOps、MLOps等敏捷開發方法,Arm宣稱可將IoT開發周期縮短2年,加快產品上市時間

2021-10-21

| AWS | Redshift | Data Exchange

雲端資料倉儲Redshift現在也能透過AWS Data Exchange訂閱第三方資料

透過適用於Redshift的AWS Data Exchange,Redshift用戶現在可以簡單地搜尋和訂閱第三方的資料,並在Redshift中執行查詢和分析

2021-10-20

| 微軟 | Azure | 機密運算

Azure提供安全區裝置藍圖,助用戶簡化邊緣機密運算應用

有鑒於物聯網的發展,微軟發布安全區裝置藍圖,來簡化在邊緣應用機密運算的複雜性

2021-10-20

| Google Cloud | 資安 | XDR | Cybereason

強化資安Google Cloud投資新創業者Cybereason

據Venturebeat報導,Google Cloud鮮少投資外部公司,這次罕見對資安夥伴Cybereason投注5千萬美元

2021-10-20

| 基礎設施即程式碼 | Pulumi | 註冊表

基礎設施即程式碼平臺Pulumi推註冊表服務,簡化套件和模塊共用

用戶在Pulumi註冊表上,可以搜尋到各種雲端和SaaS廠商的供應程式和元件,加入專案後就能快速簡單地開發應用

2021-10-20

| ARM | 虛擬測試 | 物聯網

Arm發布虛擬測試平臺Virtual Hardware Targets,於雲端加速物聯網裝置開發

Virtual Hardware Targets能夠模擬多種Arm Corstone-300配置,數秒鐘內在雲端啟動數千個虛擬開發板,簡化並加速物聯網裝置開發

2021-10-20

| VMworld | VMware | 多雲 | 雲端 | 容器 | Kubernetes | 雲端原生應用 | 轉型

幫企業尋找導入多雲架構的理由

這幾年以來,許多企業一旦觸及上雲的議題,不論是使用單雲或多雲,都面臨某種抉擇而箝制許多可能性。關於這樣的進退兩難,VMware形容這是一種「OR」的局面,也就是「非此即彼」、「二選一」。但VMware認為,導入多雲的架構,應該可以橫跨這兩種看似二元對立的選擇,於是,他們將多雲的作用定調為「The Power of AND」

202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