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中的塗鴉或是惡意阻擋交通號誌,都可能讓自駕車產生不可預期的行為,歐盟建議應該對車上人工智慧元件進行定期安全評估,確保系統回應意外情況的能力
2021-02-23
| 自駕車 | Waymo | self-driving | autonomous driving | 自主駕駛 | 特斯拉 | 輔助駕駛
Waymo將改用Autonomous Driving一詞取代Self-Driving,來形容自家生產的AI汽車科技
Waymo認為該公司開發的技術並不是讓車子能自己駕駛,而是將駕駛工作自動化執行,因此autonomous driving比self-driving更精確
2021-01-08
IoT雙周報第86期:AWS大推工業物聯網新產品與服務,不只有套裝感測器能偵測設備故障風險,還將電腦視覺能力帶進工廠邊緣端
在今年線上AWS re:Invent活動上,AWS也一連發表多項工業物聯網新產品與新服務,包括Amazon Monitron、Amazon Lookout for Equipment、AWS Panorama、Amazon Lookout for Vision等。
2020-12-17
Zoox全自動無人駕駛計程車標榜具備四輪傳動與雙向駕駛功能,能在狹小空間中改變行駛方向而不必倒車,最快時速可達120公里
2020-12-15
IoT雙周報第84期:Waymo全自駕車服務正式於美國開放一般民眾搭乘使用
Waymo近日率先對於在美國鳳凰城地區居住的民眾開放其無人駕駛叫車服務Waymo One,且汽車駕駛座不再配有安全駕駛員,可以說是,真正的無人駕駛。
2020-10-28
工研院用4年打造全球首套臺灣街景自駕資料庫,今年要擴增預碰撞事件資料
工研院投入自駕車技術已3年半,在研發自駕車感知技術的同時,也一邊建置專屬於臺灣的街景影像資料庫Formosa Dataset,目標是要累積10萬公里的影像資料量。今年,工研院將完成擴充預碰撞事件的資料收集,透過不同天氣條件的號誌影像,以及各種車尾燈影像,來加強AI模型對車輛碰撞的預測。
2020-09-23
IoT雙周報第83期:特斯拉CEO發表可植入頭骨的迷你穿戴式裝置,可即時偵測人體健康狀態
由特斯拉執行長Elon Musk創辦的Neuralink公司,最近日發表一款腦機介面裝置,標榜可直接植入頭骨,成為介接人腦與外部電子運算設備的媒介,以偵測人體健康狀態。目前已展開動物實驗,但但尚未進到人體實驗階段。
2020-09-17
新北市與中華電信、勤崴國際、淡水客運合作,在淡海新市鎮測試的自駕電動巴士,今天舉行儀式授予自駕巴士168公車路線,明年將擴大自駕車測試。
20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