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WS | Redshift | 資料倉儲 | 無伺服器 | Redshift Serverless

AWS推Redshift無伺服器服務,適用工作量多變的資料分析任務

Redshift無伺服器服務能夠根據用戶的資料分析工作,自動調整工作負載規模,在閒置時後臺系統會自動關閉,節省用戶的支出

2021-12-07

| 雲端 | ERP上雲 | 醫療業上雲 | 無程式碼AI工具 | K8s監控 | 自研晶片Graviton

Cloud周報第127期:Adidas將搬遷ERP上雲連結跨國銷售數據,AWS在剛落幕re:Invent大會發布多項新服務

Adidas資料科學家將採用SageMaker,訓練季節性產品預測模型,早一步在各地倉庫或零售店配置足夠的季節性產品,提高顧客購物體驗的滿意度,還有,要利用銷售資料打造個人化產品,提升顧客的品牌忠誠度。

2021-12-06

| 星展銀行 | 雲端實踐 | 私有雲 | 容器化 | 微服務 | 數位轉型

星展銀行數位轉型經驗大公開,7年雲端實踐歷程的抉擇與成果

星展從2014年開始發展雲端技術,打造私有雲環境,更建置了一套完整的雲端環境管理工具集,涵蓋了建置、變更管理,以及維運三階段的IT工具需求,如今,有超過99%的應用已經虛擬化,且私有雲集縮比成果達1比100,一臺伺服器可開啟超過100個VM,讓機櫃效能循摩爾定律,每兩年提升一倍

2021-12-03

| AWS | AWS CDK | Construct Hub | 建構函式庫 | 開源

AWS發布第二版CDK以及開源建構庫Construct Hub

第二版本雲端開發工具(CDK)簡化相依性管理,讓開發者在開發應用程式和建構(Construct)更方便,而開源建構庫Construct Hub則供社群和雲端服務供應商,探索和共享建構

2021-12-03

| Apple | AWS | EC2 | M1

AWS發布M1 Mac執行個體,性價比較前一代高出60%

AWS更新Mac執行個體,發布使用M1晶片的型號,供用戶開發原生支援Apple晶片的應用程式

2021-12-03

| Meta | AWS | PyTorch

Meta擴大與AWS的合作,將共同推動PyTorch

Meta的AI部門將使用AWS的運算服務來加速AI的研發,也會與AWS共同改善AWS上執行PyTorch的效能,包括協助開發者加快建置、訓練、部署及操作AI或機器學習模型的速度

2021-12-02

| SageMaker Studio Lab | AWS | 機器學習 | ML

Amazon發表SageMaker Studio Lab,免AWS帳號就能免費實驗與學習ML

針對想接觸機器學習的開發者、學術人員或資料科學家,Amazon提供精簡版SageMaker,透過電子郵件帳號就能申請免費註冊

2021-12-02

| AWS | re:Invent | 雲端 | 自研晶片 | Outposts | 大型主機應用上雲 | 5G | 企業專網

AWS新任執行長初登場,強調雲服務發展15歲仍在初期階段,發表大型主機現代化搬遷服務要加速更多老應用上雲

AWS迎來雲服務發展15周年,執行長Adam Selipsk強調,即便已推出超過200項雲服務,涵蓋運算、儲存、機器學習、分析等,這仍只是開端,未來會有更多工作負載上雲。今年re:Invent大會上,AWS再發布各項新的雲服務,不論是大型主機應用現代化服務,還是5G專網建置服務,都是要延伸雲服務的可觸及範圍,以吸引企業搬遷更多負載上雲

2021-12-02

| AWS | AI | 模型 | SageMaker

AWS推無程式碼AI工具SageMaker Canvas,點擊按鈕就能建構模型分析資料

SageMaker Canvas讓業務分析師只要操作視覺化介面,簡單地組合不同來源的資料,由系統自動訓練出最佳模型,生成用戶需要的預測

2021-12-01

| Google Cloud | Vertex AI NAS | ML | 機器學習 | 高通 | Snapdragon 8

Google Cloud公布高精確性、低延遲ML服務Vertex AI NAS,已整合高通Snapdragon 8

Vertex AI NAS源自Google Brain開發的神經架構搜尋技術,強調能以更高精確度、低延遲性及更低耗能,來執行複雜的ML任務

2021-12-01

| Gravition3 | AWS | re: Invent 2021 | 處理器

AWS推出第3代Graviton Arm-based處理器為基礎的雲端服務

AWS公布第3代Graviton及以其為底層的EC2 C7g執行個體服務,強調Graviton3運算效能比前一代高出25%,浮點運算及密碼執行效能也提升近2倍

2021-12-01

| 臺企銀 | 容器 | 微服務 | 網路銀行翻新 | 數位服務 | 加快開發

臺企銀揭露網銀系統翻新過程,2階段轉型系統架構,先容器化再導入微服務技術

臺企銀近年打掉舊網銀系統重練,先導入容器化技術翻新網銀,以在行銷活動時,能自動擴充系統資源,緩解流量負載,然而,因缺乏容器管理經驗,新系統上線初期仍遭遇不少狀況,進而導入容器管理平臺,提升容器管理效率,這還不夠,接下來他們還將微服務化使用量大的應用,來提升應用執行效能

202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