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齡化 | 衛福部 | 長照 | 風險 | 造冊 | AI

衛福部提4大解方因應超高齡社會挑戰,要用ML找出長照風險個案並造冊

衛福部長照司日前提出衛福部因應超高齡社會挑戰的4大解方,包括以大數據分析找出潛在長照需求個案、發展階段式高齡照護科技應用,並強化高齡者社區安全防護與居家醫療、改善高齡者社區環境,如打造失智友善環境。衛福部也將透過政府出題、產業解題模式,來發展更多高齡科技應用。

2023-03-14

| 互通性 | 美國 | ONC | TEFCA | EHR | 資料交換

美醫療IT辦公室最新報告:醫療IT系統應現代化、獎勵措施再擴大

美國國家醫療IT協調辦公室(ONC)最新報告盤點醫療資訊互通性進展,截至2021年,全美已有96%非聯邦急診醫院和近8成內科醫師使用ONC認證的EHR系統,但疫情凸顯資訊互通的不足,比如醫院和公衛組織IT系統未現代化、難以互通流行病訊息,系統採用的獎勵措施也未擴大至長照、臨終關懷等照護機構,ONC因此向國會提出6大建議。

2023-03-13

| 生成式AI | ChatGPT | 游家鑫 |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ChatGPT先行者經驗:中國附醫AI中心副主任游家鑫】先從熟悉領域下手,下一步要優化技術文件

中國附醫初試ChatGPT,先用於文獻查找,再進一步嘗試護理記錄和程式碼優化,接下來要用於原型生成、程式碼註解

2023-03-10

| IT周報 | SDOH | 健保署 | 電子處方箋 | 次世代HIS | 遠距醫療 | 生策會 | 三星醫學中心 | HIMSS

MedTech醫療科技雙周報第17期:如何收集健康影響數據?美國醫療IT辦公室推SDOH工具包

美國國家醫療IT協調辦公室釋出SDOH工具包,籲採共通標準來收集影響健康的社會因子數據;美醫院協會盤點7大醫療照護產業顛覆者,給醫院4大建議;石崇良揭遠距醫療進展與次世代HIS藍圖;楊泮池點出臺灣醫療IT四大瓶頸;三星醫學中心拿下HIMSS DIAM第7級認證,是全球首家。

2023-03-02

| Motorola | MWC | 衛星 | 高通 | 7-ELEVEN | 中鋼

5G趨勢月報第40期:Motorola展示支援衛星通訊5G手機,可接收發送訊息、分享位置及SOS求助;Vodafone展示以樹莓派開發的小型5G基地臺原型

Motorola defy 2為6.6吋螢幕Android手機,除支援5G通訊,還支援衛星傳訊功能,可在移動中透過衛星接收及發送訊息,分享所在位置及SOS緊急協助;電信營運商Vodafone展示以Raspberry Pi電腦及軟體定義無線電技術開發的5G微型基地臺原型。

2023-03-01

| 血糖 | 蘋果 | 生理量測 | 穿戴裝置 | iPhone | Apple Watch

蘋果非侵入性血糖偵測技術有新進展,可望整合到Apple Watch

彭博社揭露蘋果發展出非侵入性的血糖量測技術,目前已進入驗證測試階段,最終可望整合到Apple Watch

2023-02-23

| 健保署 | 次世代HIS | 數位醫療 | 電子處方箋 | 遠距醫療 | 數位簽章

石崇良揭電子處方箋平臺規畫與次世代HIS藍圖

健保署署長石崇良日前在生策會年會上,分享衛福部遠距醫療數位進展,包括建置數位同意書簽章平臺、電子處方箋平臺,另也分享次世代HIS藍圖,要讓該平臺扮演通用資料層角色,向下銜接各醫院HIS資料,向上則串接各項應用,可進行健保申報等作業。

2023-02-21

| 智慧醫療 | 生策會 | 楊泮池 | HIS | FHIR | 數位醫療 | AI

楊泮池點出臺灣數位醫療4大瓶頸,籲HIS革新迫在眉睫

生策會副會長楊泮池在生策年會中,點出臺灣數位醫療基礎建設4大瓶頸,包括醫療資訊系統老舊、系統高度客製化、數據難以整合和資訊開發人才短缺。他也提出4大建言,像是加速醫資系統革新、整合醫療數據規格、銜接國際標準,以及制定政策,來鼓勵醫療體系採用創新科技。

2023-02-17

| IT周報 | ONC | FHIR | 臨床試驗 | 健保署 | 數位醫療 | 次世代HIS

MedTech醫療科技雙周報第16期:美醫療IT辦公室稱全美95%醫資廠商互通性已達標

美國國家醫療IT協調辦公室指出,全美411家醫資廠商開發的646款產品,在2022年底前已提供FHIR API;新加坡導入API管理平臺,要供第三方開發者串接官方HIS打造新應用;華盛頓醫療組織上線臨床試驗媒合App;美國超市巨頭推出數位健康App,要整合醫療和零售

2023-02-17

| 部分負擔 | 健保署 | 門診 | 檢驗檢查 | 健保雲端查詢系統

健保署:藥品、急診部分負擔將先上路

健保署2月16日表示,部分負擔新制將由藥品、急診部分先上路,門診檢驗檢查因流程改變,仍在討論配套措施中。而實際上路時間,有待健保署進一步公告。部分負擔是落實分級醫療的要素,要緩解大醫院人滿為患的狀況、將人流分散至診所,因此,醫療資訊分享也是重要關鍵。

2023-02-16

| 醫療IT | FHIR | TEFCA | ONC | 資料交換

美政府揭露最新醫療資料交換標準進展,先推TEFCA再加速各界採用FHIR

美國國家醫療IT協作辦公室(ONC)指出,FHIR在多體系資料交換場景中仍不常見,因為缺乏一致的規格。為解決問題,ONC先在去年推出國家版標準TEFCA,並制定3年轉換FHIR計畫,來加速FHIR的多體系交換應用。日前,ONC核准6家業者加入QHIN,來提供符合TEFCA規範的系統,給全美醫療機構。

2023-02-16

| 智慧醫療 | SNQ | 生策會 | 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 | 臺大醫院 | 北榮 | 中榮 | 中國附醫 | 智抗菌

第25屆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暨SNQ標章結果出爐!臺大醫院AADC治療照護模式獲金獎

生策會揭露第25屆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暨SNQ標章獲獎名單,共頒出2金7銀19銅,醫院部分由臺大基因學團隊的AADC照護模式獲金獎,為全球第一水準,而中榮運用AI打造的Zoe智慧重症風險預測系統、中國附醫AI預測抗藥性的智抗菌則分別獲智慧醫療組銀獎與銅獎。

2023-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