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Tech醫療科技雙周報第32期:美政府調查發現FHIR採用率增加,但也有挑戰要面對
美國政府調查141家數位醫療廠商發現,約四分之三廠商已使用FHIR標準;三分之一的IT人手達退休年齡,美國國衛院CIO表示該換電子病歷系統了;美醫療新創用AI偵測輕度認知障礙;萬芳醫院新院長上任,3大目標瞄準院外醫療、AI和三院整合
2024-02-21
繼去年12月揭露AI輔助醫師應用後,中醫大附醫今日再發表Google MedLM另一應用方向,鎖定護理領域打造AI輔助護理師應用,初期嘗試3情境,包括分析傷口照片和疼痛患者表情照片,來給出文字描述、照護建議和衛教建議,以及針對食物照片進行營養分析。
2024-02-21
2024-02-15
第一波預計247萬人受惠!新版通訊診察治療辦法將於7月1日上路
衛福部今日公布修正版通訊診察治療辦法,共有5大重點,包括新增5種特殊情形、有條件開放開立處方、新添通訊診療項目、醫師評估後可不實行、強化通訊診療ICT技術或設備資安規範等,新辦法將於今年7月1日上路,預計有247萬人受惠。
2024-01-22
MedTech醫療科技雙周報第31期:國科會啟動高齡科技產業行動計畫
8大部會聯手啟動高齡科技產業行動計畫,瞄準4主軸;衛福部預計春節後公布資料管理條例草案;澳洲發布未來10年數位醫療藍圖;加強跌倒預防措施,新加坡擴大步態分析AI應用;香港浸大成立智慧中醫中心,瞄準慢性病管理
2024-01-17
國軍高雄總醫院IT擁抱雲端開發框架Ruby on Rails,不只用來打造專責病房儀表板、重構醫院入口網站,下一步還要用來建置數據中臺。同時,他們也計畫嘗試生成式AI Chatbot,要來提高服務品質
2024-01-12
2024-01-09
雲象科技在臺灣第一波醫療AI浪潮中起家,自2017年發跡至今,拿下近半數臺灣數位病理市場。他們從2大AI里程碑專案中,體悟到兼顧臨床需求與市場需求的方法,也給出臺灣醫療AI市場難題的潛在解方
2024-01-05
MedTech醫療科技雙周報第30期:全美28家醫療機構響應白宮AI行政命令
全美28家醫療機構響應白宮AI行政命令,承諾要遵守FAVES原則;南韓擴大遠距醫療計畫;Google推出醫療專用LLM服務MedLM;中醫大附醫採用醫療專科級MedLM打造AI輔助醫師;亞東醫院用聯邦學習建早期喉癌嗓音偵測AI
2023-12-19
中醫大附醫率先採用醫療專科級MedLM來打造AI輔助醫師,第一步從癌症治療規畫AI助手開始
中醫大附醫治療的癌症種類很多且雜,其中不少是罕見癌症,每一個病患的情況都不同,過去,醫生得花很多時間,為病人量身打造專門的癌症治療計畫
2023-12-15
臺北榮總自建超級電腦北榮一號雲,採32張A100 GPU要加速發展智慧醫院
臺北榮總昨日揭牌自家超級電腦,由4節點共32張A100 GPU組成一叢集運算平臺,要加速精準醫療和智慧醫療發展,如基因序列資料分析、數位病理和智能藥物開發等,未來將視算力使用程度來擴充超級電腦。同時,北榮也展示新啟用的智慧科技加護病房,配置了AI防護衣穿脫魔鏡等新設備。
2023-12-07
10秒完成大數據搜尋!臺北榮總打造全基因定序分析系統,還要導入AI來預測用藥風險
臺北榮總日前展出一套全基因定序分析系統,由北榮兒童醫學部部主任牛道明聯手道品開發,能根據醫師輸入的關鍵字,在10秒內找出關鍵致病基因及相關資訊,範圍涵蓋遺傳疾病診斷、ACMG變異位點、體質分析、藥物代謝等7大類。團隊還另外開發一套AI系統,要用來預測用藥風險。
2023-12-05
第7屆臺灣醫療科技展今日登場!全臺80多家醫院秀醫療AI和數位應用亮點
今年度臺灣醫療科技展今日登場,全臺超過80家醫療機構參展,聚焦醫療AI和數位應用,涵蓋病歷自動生成、急重症預警、醫院管理、遠距醫療和就醫流程數位化等面向,如中國附醫的智海AI病歷生成系統、部立臺北醫院的整合式醫療資訊系統TnHIS、臺大醫院的個人健康履歷與疾病風險分析平臺等。
2023-11-30
健保署聯手美國醫資管理協會HIMSS,要強化健保IT轉型和資安韌性
健保署署長石崇良昨日與美國醫資管理協會(HIMSS)簽署備忘錄,雙方要透過資訊和人才交流,並導入HIMSS的數位健康指標分析評鑑和資安優化策略,來強化健保署數位轉型,包括系統建置、跨系統的資料處理效能、發展智慧應用等,連帶加速國內醫療體系的數位化程度。
2023-11-14
MedTech醫療科技雙周報第29期:FDA近1年核准171項醫療AI商品,但尚未核准任何生成式AI醫材
美國FDA定期更新智慧醫材核准名單,最近一次宣布新添171項AI醫材,但尚未核准任何生成式AI或LLM支援的醫材;美國CISA釋出醫療資安工具包;西澳政府揭醫療生成式AI挑戰賽結果;花蓮慈濟全面升級WiFi 6無線網路技術
2023-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