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資料交換新出路(上)10年電子病歷交換的痛點,靠區塊鏈創新授權找出新解法
即使電子病歷交換發展了10年,還是無法滿足各種醫療照護情境的需求,尤其醫療資源嚴重不足的離島,醫療資訊流通不足,就算醫生親自飛到了馬祖,連過去用藥記錄都不易取得,他只能憑現場診療來給藥
2019-10-17
醫療資料交換新出路(下)區塊鏈創新授權如何滿足醫療資訊交換法規要求?
法遵是醫療資訊交換的首要挑戰,必須符合個資法第6條,有關病歷、醫療等個人資料的蒐集、處理和利用,得經當事人書面同意,以及醫療法第79條的規範
2019-10-17
擁有百年歷史的老牌國際製藥大廠拜耳公司,自2010年開始力推IT數位轉型,更設置創新教練來落實創新文化。臺灣拜耳CIO熱愛創新的特質,正好與拜耳的策略擦出火花
2019-06-01
衛福部資訊處近年的重點工作,除了推動醫療資安聯防,還包括協助建置社會安全網,來打造如家暴預警等系統。此外,衛福部資訊處更參與內政部eID推動小組,來評估健保卡是否能結合數位身分證
2019-05-18
【醫療影像AI新創:雲象科技】鼻咽癌AI偵測模組準確率已達97%,接著要挑戰血癌辨識AI
以數位病理起家的雲象科技,自2年前轉型為醫療影像AI公司後,便迅速與林口長庚醫院開發了一套鼻咽癌AI偵測模組,準確率更達97%,近來則是挑戰超高難度的骨髓抹片細胞辨識AI
2019-04-19
【醫療影像AI實例:北醫附醫】全球首建肺癌病灶語意描述資料庫,要開發兼具準確度和高精細度的AI系統
為了更早發現肺癌病灶,北醫附醫想藉AI來打造一套肺部CT影像輔助診斷系統,不想錯過500張CT影像中,任何一個0.5公分大小的肺結節蹤影
2019-04-18
2019-04-17
【醫療影像AI實例:臺北榮總】AI只花30秒就能自動從數百張MRI影像找出腫瘤!準確率達95%
2019年初始,臺北榮總宣告AI門診正式上路。其中一套AI輔助診斷系統DeepMets,30秒就能從數百張MR影像中,揪出腦瘤的位置
2019-04-17
常見的醫療影像包括了X光、超音波、CT、MRI,以及近年興起的數位病理。由於拍攝技術不同,決定了影像性質和張數多寡,更影響了AI模型訓練的難易度和應用場景
2019-04-16
自深度學習7年前拿下ImageNet影像辨識大賽冠軍後,全球掀起一波影像分析浪潮,這幾年更吹進醫界,多國政府紛紛推動醫療影像AI化。臺灣也有不少應用案例,更有2家醫院推出AI門診。它為什麼這麼紅?
2019-04-15
創院40年的長庚醫院,很早展開資訊化腳步,也成了HIS系統的包袱,過去3年,長庚展開了第二次資訊大改造,98套HIS系統全面改寫,還將累積多年的800萬份病歷結構化,要用來發展下一代的AI智慧醫療創新應用
2018-12-30
北醫附醫打好醫療大數據的根基後,開始全力衝刺智慧醫療的願景,幾年下來,不只推動無紙化、精簡門診急診就醫流程,更打造智能重症照護系統、病摘系統、健康醫療區塊鏈平臺,未來更要鏈結起北醫醫療生活圈
2018-12-08
北醫大改造IT來培養企業級軟實力 ,為未來大學轉型鍛鍊基礎功
過去培育無數醫事人才的臺北醫學大學,是臺灣一流的醫學大學,但是長達10年,用的都是同一套老舊校務資訊系統,從沒汰換,如何透過IT改革,跨出大學資訊轉型的第一步,是北醫資訊團隊的當務之急
2018-05-06
過去用了20年的健保資料庫,不只要支撐全省2萬多家醫院、每月3千萬次的查詢請求,未來更要服務全臺2,300萬民眾,提供人人可用的健康資訊服務,而且服務不能中斷,這是健保署下一階段IT挑戰
2018-04-22
這位14年經驗的開發老手,卻是第一次擔任IT主管,一上任就遇到主機網路事故、資安事件,眾多老舊ASP系統得翻新,而各業務單位的新專案需求不斷,預算翻倍,她如何率領資深人力不足的團隊迎戰?
2018-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