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事行動憑證實例:高雄榮總】高榮率先試辦從病歷行動簽核做起,護理部門年底更要全面導入
高雄榮總是全臺第一家取得醫事人員行動憑證的醫院,以病歷簽核為前導應用,只要0.5秒就簽完一張病歷!今年底將大舉採購770隻公發手機,讓護理人員全面導入,還要發展更多行動醫療應用
2020-09-17
【從「疫情指揮中心」學防駭】面對資安事件不能群龍無首,必須建立資安應變團隊
記取過去SARS慘痛教訓,政府開始建立疫情指揮中心,並在這次防疫過程扮演關鍵角色,相對地,企業面對重大資安事件時,不僅要具備資安應變團隊,背後也要有編組與演練的配合
2020-07-22
【臺灣第一個聯合學習框架】靠聯合學習打造多款醫療AI,AI Labs更開源自家框架力推
在短短3年內開發多項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醫療AI模型,但又不拿取任何原始資料,AI Labs創辦人杜奕瑾說,聯合學習就是關鍵
2020-07-09
【跨國聯合學習專案臺灣第一家醫院】三總加入跨國聯合學習計畫來抗疫,聯手20家醫學中心打造病情惡化預警模型
三總加入由Nvidia和美國麻州醫學中心發起的COVID-19聯合學習專案,要集結20家跨國醫療機構之力、打破醫療小數據局限,以武漢肺炎患者連日的X光片和生命徵象數值,來打造一套病情惡化預警系統
2020-07-09
【臺灣本土醫院首次聯合學習試驗】臺北榮總靠超級電腦驗證可行性,要讓本土AI有國際盃實力
臺北榮總嘗試聯合學習試驗,利用臺灣杉二號雲端環境,建置5個代表不同醫院的節點,以分散式機器學習方法,來強化AI模型對異質影像的辨識能力
2020-07-09
高醫附醫IT自主開發練出應變力,靠IT快速支援醫護穩守最前線
高醫附醫數十年來堅持自行開發核心IT系統,在疫情爆發期正好迅速應變,舉凡健保卡讀卡、開藥,甚至是健康通報機制都難不倒。與此同時,高醫附醫也積極推動程式碼自動部署,來解套長年積累的管理問題
2020-06-18
這家百年歷史的教會醫院,即使面對嚴峻疫情衝擊也不怕,靠著結合IT對策來防疫,讓它成功守住醫療防線,不僅如此,馬偕資訊團隊更持續運用IT提升醫療品質、簡化流程,邁向智慧醫院
2020-06-04
臺灣以「爆發大規模社區感染傳播的情境」超前部署,推出社交距離App以及健康回報App兩款防疫App,其中,社交距離App不登入、不註冊、不上傳並符合GDPR個資規範;健康回報App只要一個App,就可以貫穿所有入境檢疫系統、防疫追蹤系統、採用GPS定位電子圍籬3.0系統到AI健康回報系統
2020-06-01
2020-06-01
【科技抗疫實例:疾管署|AILabs】電子圍籬系統有助落實居家檢疫,新版系統以App貫穿所有流程
現行2.0版使用細胞定位法,會發送告警簡訊,每10分鐘回傳定位資訊;超前部署3.0版App採GPS定位,貫穿入境到檢疫隔離流程
2020-06-01
2020-06-01
【科技抗疫實例:北醫附醫、工研院】4關鍵科技實現高風險照護零接觸,本土先實證再搶攻海外需求
為了減少疫情期間醫病接觸可能帶來的傳染風險,北醫附醫聯手工研院整合遠端感測技術,自動將病患生理數據拋送到儀表板來監控
2020-06-01
2020-06-01
【科技抗疫實例:Gemini Data】靠知識圖譜工具將疫調數據視覺化,更快找出確診者關聯性
隨著國內武漢肺炎確診案例增加,疫調人員需要從大量的數據中,找出確診者間潛在的關聯,Gemini Data推出的知識圖譜數據分析工具Gemini Explore今年4月獲得疫情中心青睞。
2020-05-28
【科技抗疫實例:衛福部、DeepQ】跨部會攜手企業打造居家關懷系統,每日追蹤數萬人健康狀況
疫情爆發以來,政府先祭出條件式出入境措施,打下第一道防護,後來更打造入境檢疫系統,串聯居家檢疫追蹤和關懷機制
2020-05-28